当前位置:枫叶琴缘文苑频道古月照今尘 → 文苑正文
《乌尤黛》的远与近
作者:网络 | 时间:2012-11-09| 阅读权限:游客 | 会员币:0枫币 | 浏览字号【
1、《乌尤黛》是流传于科尔沁草原上的一首民歌的名字,讲述的是一位名叫乌尤黛的蒙古族少女,她美丽、纯贞、善良。一位年轻的喇嘛爱上了她,可是,乌尤黛的额吉(妈妈)却不同意这桩婚事,坚持把女儿嫁给了一个财主。忧伤中,年轻的喇嘛在草原上四处寻找着心上人,并创作了这首乐曲,用琴声呼唤着她的名字……

乐曲旋律优美,如泣如诉,包含着对乌尤黛的无尽思念,和对命运的无言的抗争。

据说《乌尤黛》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地点是今天的内蒙古通辽地区,也就是科尔左翼前、中、后三旗所在地。地理上,科尔沁草原与辽宁、吉林两省相邻。历史上,统领三旗的盟主多为中旗的蒙古王爷,既孝庄文皇后的父亲宰桑一系,因其在追随努尔哈赤打江山的过程中,出力最多,封功也最著。清后期,由于僧格林沁的堀起,盟主的大位才渐落后旗一系。

乌尤黛嫁的财主,应该就是这三旗的王公子弟们,其他人是不敢称为财主的。

其实,在财主看上乌尤黛的时候,她和她的父母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唯一的出路是和喇嘛私奔,跑得远远的,代价是父母及家人因此被牵连。也或许是一夜幸福,换来第二天的被抓、被杀。因为一匹马是跑不过财主的马群的。另一首蒙古民歌《可爱的海溜马》中昭示了这种命运。因为,在40年代的科尔沁草原上,依旧是王爷们说了算的。

因此,骑上再好的马,乌尤黛和喇嘛也是跑不出王爷们的手心的。

乌尤黛的美,不敢说闭月羞花,也不能是摄人心魂,只能是一种草原姑娘所具有的朴素的美。从气候上说,科尔沁草原虽则水草风美,却是风沙甚大,人说这里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即使在上世纪初期,气候和环境因素可能比现在好得多,可草原气候特点和饮食习惯也决定了乌尤黛的美,不是纤纤细巧型的,不是含羞欲放的,而是会骑马、会挤奶、会唱蒙古长短调、吃牛羊肉的蒙古族少女的美。情感上,真挚热烈;身材上,丰润突兀。在扎鲁特,在库伦,在双辽,或是在开鲁的街头,你眼睛里见得到的纯朴的蒙古族美女,应该就是乌尤黛的比照。

乌尤黛是一位牧民的女儿,在草原上唱着歌赶着牛羊时,才是最美的。
 
2、《乌尤黛》这首乐曲,我听了大约有6、7年时间了吧。

一次深重的哀伤之后,《乌尤黛》或者说蒙古民歌的旋律,走进了我的心魂。从贺西格演奏的马头琴曲,到前郭尔罗斯的民歌手演唱的民歌,每每听得如醉如痴。草原的广阔、浪漫、忧伤、传说、自由、歌声等,都是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听进去之后,你会理解了坠入情网中的喇嘛内心伤痛有多深,又是多么孤独无助。因为在音乐中,美丽的乌尤黛是在草原上翩翩起舞呢,她周围有风信子,有达玛花,有苜蓿草。喇嘛是以流泪的笑,去赞美乌尤黛的美丽的,笑得眼里流血,笑得肝肠寸断。舞中的乌尤黛,也以柔美,以坚贞,以相知、相爱回应着。当命运的鞭子举起来时,这一切嘎然而止了……

另一首蒙古民歌《母亲》,也是以这样的风格,来诠释母爱、善良和思念的。在清晨,母亲煮着奶茶,看着沾露的草原,期盼着小羊糕快快长大,她的孩子们快些长大!母亲善良、勤劳、美丽,可长大的了孩子们,却无力阻止母亲匆匆离去的脚步……

音乐,解析着蒙古民族对生命、生活、自然、爱的理解与认知。

一个人,当他脑海里积累了一些东西后,也会生出一种认知。我相信,人的一生中,会在一个场景下,去遇上并喜欢上一个看起来陌生,不可攀,不可知的事物的。如《乌尤黛》之于蒙古民歌,如《参同契》之于道藏,如《千金方》之于医者草木之事。

3、由《乌尤黛》,我喜欢上了蒙古族音乐,也喜欢上了科尔沁蒙古史。

这是一块离我生活的城市很近的土地,出沈阳北大约100公里吧,就到了科尔沁左翼旗属的领地,也就是今天的法库、彰武、康平、昌图,以及吉林的部分城市。

数百年来,统领科尔沁草原的王公贵族都是一家人,既成吉思汉的二弟哈尼哈撒尔的子孙。他们是世袭制,领地也是从通辽一直延伸到吉林省边缘的查干湖一线,直线距离约1000多公里。到了清朝,这种承袭制度达到了顶峰,父在北京卫护朝晖,子在封地做人主,长大后再入朝做官,并娶爱新觉罗氏的公主格格们,成为新的额附、郡马,生下的孩子再迎娶或嫁给北京城里的皇室子嗣。有清300年间,这种情况延续不绝,是谓满蒙和亲。

为了证明这是自己的领地,王爷们一般遵从父子不同地的葬制。如宰桑王爷死后埋在了查干湖附近的长山镇库里村,而承袭的王爷死后,则埋在了领地的另一边,既今天的通辽地区和辽宁省西北部地区。不过,这不是绝对的。僧格林沁死后埋在了法库的公主陵,而他的儿子、孙子都埋在了离他约10公里远的康平境内。

应该说,科尔沁草原是一个英雄倍出的地方。科尔沁,蒙语弓箭的意思。科尔沁人的祖先是成吉思汉的卫士,族属也被称为箭族。在清史中,能征惯战的科尔沁勇士被努尔哈赤、皇太极们笼络着、利用着,“每战,必与兵随”,与八旗健儿并肩作战,蚕食着大明江山,最后逼得36岁的崇祯帝自尽身亡,也逼得39岁的李自诚落败他乡,死无葬身之地。

必与兵随的结果是,大清朝300年基业中,爱新觉罗氏有24位公主嫁到了科尔沁各旗属中,另有近百满清王公的格格也嫁到了这里。满蒙联姻,也主要指的是科尔沁蒙古。在法库县,有郎姓(纽骨禄氏)、关姓(瓜尔佳氏)等大户人家,前身均为随公主、郡主们嫁到这里的家奴,或守陵人。据说,多尔衮的女儿就是嫁到了一个叫满州屯的村子,嫁的人是科左前旗的一位王公。

而大清国的开国皇帝、王爷、贝勒中,迎娶科尔沁姑娘成为一种必然与必须。如皇太极、顺治、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等。史载,科尔沁左翼各部嫁到北京城做后妃的女子达30位之多。

与《乌尤黛》差不多同时期的另一首英雄史诗乐曲《嘎达梅林》,其诞生地也是在通辽地区。嘎达梅林,汉名孟青山,扎兰屯人。梅林是官职,嘎达是蒙语,老小的意思。他是12世达尔罕王爷那木济勒色楞卫队的一个头领。达尔罕亲王,既科尔沁左翼中旗王爷的封号,也就是孝庄皇后的父兄辈们因战功卓著,被皇太极封下的爵号。

此外,中旗中,还有一支受封为“卓里克图”亲王的爵号,这是后话。

《乌尤黛》展现的是柔美的一面,《嘎达梅林》则是雄浑的一面,英雄的一面。其实,嘎达梅林率领的起义部队不足1000人,在与张作霖的部队较量后落败被俘,后被其妻子牡丹其其格率众救出,可后来还是死了。蒙古族是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嘎达梅林活的慷慨,死的悲壮,人们为他写了叙事歌曲,在草原上传颂他的美名。

有意思的是,嘎达梅林是为反抗王爷与军阀勾结在草原上开垦耕地的事起义的,可现在,地理上有一个专有名称:科尔沁沙地,说的就是草原被开垦后的恶果。流沙侵蚀着植被,沙化的土地在向内陆递进着,甚至春天、科天时,沈阳城里的沙尘爆据说就来源于科尔沁沙地。历史因果,是耶,非耶?
顶一下
TAGS:《乌尤黛》的远与近 | 文章录入:fallcn | 浏览次数:读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