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晴父母悲痛欲绝。在向其老师及同学调查女儿自杀原因时,他们竟获得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实:女儿是在网上,被同学一步步劝死的!而劝死过程,还在网上进行了同步直播,最让他们痛心的是,群里其他同学非但没人拉她一把,甚至还纷纷为她提供了自杀帮助!
面对如此麻木的灵魂,面对这些残忍的自杀帮凶,方晴父母发出了泣血拷问:他们为何冷漠地把女儿推向祭坛?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痛哉父母心:品学兼优的女儿突然自杀了
5月25日,星期一。
早晨5点45分,刘秋芳推开女儿方晴的房门,叫她起床上学,却看到令她肝肠寸断的一幕:方晴僵直地躺在床上,脸颊青紫,早已停止了呼吸……
方晴生前,是山东北部某镇中学八年级10班学生,在校担任副班长和学生会纪检部长,是师生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出事前几天,她还高兴地告诉刘秋芳,她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六一文艺汇演,准备表演舞蹈。刘秋芳想破脑袋,也实在找不出女儿自杀的任何理由。
在整理方晴遗物时,刘秋芳从她书包中,发现一封简短遗书:“爸爸妈妈,我做了错事,不能给你们抹黑……”
女儿究竟犯了什么错,竟要用生命来悔过?为解开真相,刘秋芳夫妻忍痛含悲,找到方晴所在班级的老师和多名同学了解情况,谁知竟获知一个惊天内幕:女儿是在遭遇“失恋”打击后,被一名男同学在网上反复劝死的!而其它在线同学竟充当起这场“劝死秀”的围观者、起哄 者和帮助者!
据刘秋芳夫妻及警方调查材料、方晴QQ空间日志和聊天记录,我们还原了这起令人窒息的少女自杀悲剧内幕:
方晴今年只有15岁,她上面有一个姐姐。父亲方大文、母亲刘秋芳在镇上做生意。在优越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她,性格活泼开朗又直爽。入学读书后,她成绩一直很优秀,读初中七年级时,曾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二等奖。
2015年9月,方晴升入八年级。情窦初开的她,单恋上了班中一个成绩优秀的男生。该男生叫刘航,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方晴时常去向他请教作业题,约他同去食堂吃饭……
2016年2月的一天,刘航放学后刚走到门口,方晴快步走过来,红着脸塞给他一张纸条,又娇羞地跑远了。
这一幕,恰巧被同班同学刘卓撞见。他是刘航的堂兄,成绩很差,是校内有名的事非大王。见刘航拿着纸条正在发愣,他一把抢去,念道:“认识你的时候,就在心中刻下了你的名字。”“哇,方晴喜欢上你了!”刘卓看罢嚷道。晚上他在家上网时,见自己建立的班级QQ群里异常安静,有些失落,就恶作剧般地发布了“方晴暗恋刘航”的消息。QQ群中霎时热闹非凡……
当晚,刘航没有上线。第二天他来到学校,听见同学在议论他和方晴的“恋情”后,生气地找到刘卓,告诫他不要胡说八道。刘卓表面上虽答应了,暗地里却更加关注着他们之间的一举一动。
自从“绯闻”传开后,方晴反而能坦然地约刘航爬山、看校内的篮球比赛……每次,刘航怕惹绯闻,想拒绝,却担心伤害方晴自尊,总犹豫着答应了。
谁知,刘卓将他们“拍拖”的细节,不断公布在群里。刘航和方晴拿他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
4月中旬的一天,方晴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心形紫水晶送给刘航。次日晚上,刘卓来他家串门,看到水晶后,巧妙地套问出了它的来历。回家后,刘卓立即在群里抖出这个猛料:“本群重要公告:方晴昨天给刘航送定情信物了!”当时有线的有7、8个同学,他们马上好奇地追问道 :“什么信物?么时候送的?”
这些不断升级的八卦新闻,很快传到了其他班级,让刘航感觉到巨大压力。4月底的一天,他鼓足勇气,将紫水晶退还给方晴,怯懦地对她说:“咱们以后不要交往了……”方晴一愣,接过水晶,哭着跑开了。
刘卓又及时地在QQ群里发布“方晴失恋”的消息。方晴生气地质问他:“都是因为你,要不刘航也不会跟我分手!”刘卓笑她:“分手是因为他不喜欢你,跟我有什么关系。”
方晴的心情更郁闷了。上课时常走神。5月8日,班主任发现后找她私下谈话,她保证说自己会处理好这件事。这段时间,方晴每晚在家吃完饭后,如往常一样做作业、上网、睡觉。刘秋芳夫妻没感觉到女儿有何异样,更没想到女儿竟会在家中“无缘无故”地自杀!
>>>面对网友劝死,她不得不死?
一切,从5月22日发生逆转。
当晚10时许,刘卓在网上遇见方晴,追问道:“你还喜欢他吗?你以前喜欢他什么呢?”方晴答说:“喜欢他的聪明、活泼、开朗和娃娃脸,乃至他的一切。”
刘卓嘲讽她一厢情愿。或许是被戳到痛处,方晴伤感地说:“这世上不会有人比我更爱他,他会后悔的!”
刘卓发来一个鄙视的QQ表情。方晴赌气似地说:“他不爱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刘卓马上反问她:“你想为他去死?”方晴答道:“是的……”
见她这样说,刘卓马上来了兴趣,将两人之间的对话内容复制到了群里。当时在线的10多人起哄道:“真的假的?”“方晴想死,是在吹牛吧?”……
见同学们兴致勃勃,刘卓也想再问个究竟。可此时,方晴已经下线了。
5月23日中午,刘卓见方晴在线,就直奔上次交谈的生死话题:“你打算什么时候死?”方晴不高兴地说:“你别问了,我要去跳炫舞了。拜拜。”
--此时,如果方晴立即关闭QQ去跳炫舞,或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自杀悲剧。遗憾的是,可能是出于礼貌,她在等待刘卓说“再见”后再离去。
刘卓发来的却是:“你不是要死吗?怎么又去跳炫舞了?”
他明摆着要与方晴算“死账”。接下来,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劝死”故事,真实地在两个孩子之间上演了:方晴:哎哟,你烦不烦啊,我死也不是现在啊……刘卓:那你告诉我你打算什么时候死?
方晴:你别管了,我早晚要离开他。
刘卓:你还是不敢死!
方晴:我保证死。
刘卓:行,你记住哈,你要死不了,就说明你对他的感情不真,那我会向全年级部宣布!
刘卓:可别不死啊,星期一上学等你死的消息。
刘卓:现在我向所有年级部同学群宣布你明天晚上自杀,如果不自杀呵呵,那就不要怪我喽……
说罢,刘卓在多个QQ群里,发布了如下内容的“自杀公告”:
“我宣布,同学们,姐妹们,八年级10班的方晴刚才说,她为了刘航自杀,她说不是说笑,而是真的,我现在让你们作证,她星期天晚上自杀,如果咱星期三还没听到她自杀的事情,那她纯属是不要脸,谁都不要搭理她。”
看到这条“重磅新闻”后,在线的同学炸开了锅:“真的假的?是不是娱乐我们哦?”“方晴真是好样的,她是烈女!”“我报名当证人!”……
就在大家质疑、起哄的同时,方晴在电脑前,默不作声地看着他们的对话,内心被绝望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明知她在线,明知她失恋过,明知她可能是一时气话,或是真心赴死,却没任何人去安慰、劝阻她。相反,大家像约定好一般,等着一个花季少女怎样去履行自己的死亡诺言!
在再三保证自己必死后,方晴准备下线,刘卓不放心似地“叮嘱”她:“你可别忘了死哈……”
5月24日,刘秋芳夫妻一大早就去店里忙生意了。方晴一人在家。据同学英英说,上午9点半左右,方晴给她打电话说在家无聊,让她叫上另两名平时关系较好的同学到她家来玩。她们四人有说有笑地玩到下午两点左右时,方晴打开电脑,又与刘卓不期而遇:
刘卓:你怎么还不死啊?不是说今天吗?
方晴:“我没说上午就死。”
刘卓:那我在群里再公布一次。哈哈。
……
英英说,方晴下线后,神情变得十分黯然。过了一会儿,就拉着她们去街上买农药。英英问她是不是想自杀,她说自己不会做傻事,是帮姥姥买。
英英等人信以为真,四人一起来到镇种子站门市部,买了一瓶除虫用的农药“敌敌畏”。之后,她们分头回家了。
而安眠药,是同学张悦在傍晚送来的。事后张悦向警方证实,这些安眠药,是班中几名同学,在群里看到方晴自杀预告后,分多次从药店紧急买来的!
就这样,一个15岁少女的自杀计划,已经被亲密的同学逼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所有知情的同学在这场“自杀秀”中,竟充当了麻木的看客、推波助澜者和实施自杀计划的帮凶,最终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麻木灵魂:请为不该殒落的生命默哀
6月9日,刘秋芳浑身颤栗着打开了方晴的QQ,进入了她的空间日志。根据里面的文字,她触摸到方晴5月8日之前几天的痛苦心情:“我流泪了!我伤心了!只有星星陪着我……”“失恋了,我心痛得恨不得没长这颗心……”
而老师找她谈话后的5月9日,阳光已照进她心房:“挥挥手,向过去诀别,嘿嘿,做快乐女声,找回以前的自己!”
5月24日,方晴生命的最后一天。她在日志中写道:“拜拜,八年级10班的同学们!我爱你们!在我离开你们的日子,愿好运永远追随你们!嘿嘿,大家一起笑哦!”同时,她还写下了对爱情的期待:“愿美丽天国,爱情相伴!”
刘秋芳这才明白,女儿根本就没有错--在那青葱岁月里,谁不追逐、向往朦胧的爱情!看着女儿灿烂的笑容定格在15周岁,她的心一阵刺痛,痛苦地伏在了桌面上……
刘秋芳含着泪水,将方晴的留言发到了班级QQ群中。所有同学均没想到,方晴在走向死亡前,送给他们的是美好而真诚的祝福!那些目睹过“劝死直播”的同学,此时才感到后悔,他们纷纷在网上忏悔:“当时我太麻木了,只要我拉方晴一把,她绝不会离开我们。”“方晴走了,我的内心却一直在忍受煎熬,是我的冷漠,将她推向了死亡……”
而作为劝死直播“主导演”的刘卓,看到这段话后,内心深受震憾。7月28日,他和父亲带着营养品来到刘秋芳家,一进门,他就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请求刘秋芳夫妻的原谅。刘父也长跪不起:“我们给你谢罪……”悲愤难抑的刘秋芳,将他们轰出了家门。
方晴虽已化尘而去,但这起悲剧带给我们的拷问并未停止:“当初那么多的孩子在网上直面了这场比直接杀人更残忍、更暴力的“劝死秀” ,为何个个充当了旁观者、起哄者甚至“助死者”?她们为何如此漠视亲密同学的生命?世上最美好、最纯真的同学友情,为何沦丧到如此地步?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心理学专家舒国印认为,这实际上是少数90后学生群体心灵上的一种渲泄,或可说是人格扭曲的心理释放。这些赤裸裸的“表演”,都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教育方面的某些缺失。
他分析说,90后出生的孩子,从小便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的成人动漫、网络游戏、暴力色情、自杀视频等亚文化,他们尚未成熟的心智很容易被污染和荼毒,而作为家长和学校,往往不能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足够的引导,导致部分学生越陷越深。很多情况下,同学集体并多次讨论同一种思想、文化,极易导致他们精神麻木、犯罪感大大降低。因此,这些案件带给我们最大的冲击,应是反思社会道德是不是在日益沦丧和滑坡?关注90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家长、老师及至整个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只有解决了这些深层次问题,此类悲剧、闹剧才有可能从社会上和网络上销声匿迹。(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对相关人名、地名作了一定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