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公安县孟家溪镇东2公里的桂花台,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故里。桂花台高约4米,宽约6米,相传是三袁的祖父袁大化为观赏风景、夏日纳凉而特意在后花园修筑的土台,并在上面栽上一棵桂花树,故得名桂花台。台东南100米处有座荷叶山,是宗道和中道的合葬墓,墓前300米处立有一块高大的墓碑。三袁中,袁宏道另有一处故里,即现在的柳浪遗址。这里为袁宏道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弃官回乡,在斗湖堤西南买得洼地300亩,并在稍高处建有为室三楹的柳浪馆。清代诗人侯家光在《柳浪怀台》诗中写有:“柳浪湖上柳如烟”的句子,后人便把“柳浪含烟”列为公安八景之一。
如今,“三袁”故里公安县,文学艺术才俊辈出,新“公安派”赢得广泛好评。公安籍词作家王平久以《生死不离》感动中国,以《北京,难说再见》的奥运会闭幕式主题歌饮誉海内外。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公安籍著名作家陈应松以中篇小说《乌鸦为什么鸣叫》夺得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公安籍著名作曲家曹贤邦3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中国音乐最高奖。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长、公安籍戏剧作家胡应明获得中国戏曲“文华奖”。湖北画家魏金修、许开强,广东画家左正尧,福建作家曾纪鑫,都是从“三袁”故里走出去的。
坚守“三袁”故里的才俊也佳作频出。三袁研究专家、以写报告文学和人物传记见长的作家李寿和,作品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作家黄学农擅长刻画人物情感命运,小说、诗歌佳作不断。作家、诗人邹平,被评论界誉为中国优秀水乡诗人、湖北新时期乡土诗潮代表人物之一。作家黑丰,作品风格诡异,笔力深刻。诗人刘松林,诗风气势磅礴。诗人王丛桦,诗风忧伤而内敛。诗人马克,作品前卫、厚实。青年女作家李开梅,作品细腻,敏感而具有悲悯情怀。具有一定影响的,还有著名书法理论家和大型书艺活动策划人田耕之,作品入选中国第二届隶书作品展的青年书法家熊峰,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的青年女画家周月芬,宁静、厚重的国画家易正林,多次参展的画家刘旭峰,多次获奖的词作家袁晖、徐华,闻名中国楹联界的楹联作家曹克定、邹伏享,根雕艺术家马有程,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的青年古筝演奏员王伊等。
新“公安派”注重品格、品位,续写着文学艺术的新篇章。
为使新“公安派”保持源头活水,公安县组建作家、音乐家、美术家、舞蹈家、收藏、楹联等协会11个,网络会员近千人。他们中,涌现出国家级协会会员8人、省级会员70多人。
他们还克服困难创办三种文学刊物,为文艺创作爱好者提供园地,刊发的作品多篇被《天涯》、《湖南文学》、《钟山》、《长江文艺》、《芳草》转载和选载。
为激励新“公安派”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公安县财政列资设立“三袁文学基金”,企业赞助设立“凯乐文学基金”,每年出资数万元奖励优秀作品,资助生活困难的文学爱好者。县里设立“公安县有突出贡献文艺工作者”奖励项目,每两年表彰10名杰出文艺人才。近几年,公安县文艺爱好者出版专著40多部,创作优秀文艺作品2000多件。
新“公安派”寻根情结浓烈。“三袁”为公安文化史书写了最辉煌的篇章。为此,他们在《三袁》杂志上开辟《三袁故里》、《三袁传》两个栏目。成立“三袁”文学研究会,撰写研究“三袁”的系列文章。县里还出资,在“三袁”故乡孟家溪重修了“三袁”墓,开设了“公安三袁家风家规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