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为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农村农业部决定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这项制度的出台能够大大的提高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效率,让农民早日享受改革的成果。确保3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5年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那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内容是什么?对农民来说有什么好处?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并不是要全面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或集体产权制度下的股份公司。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要建立产权关系更加明晰、农业经济与市场竞争更匹配以及社区公共服务更有利于农村长远发展的基层社会经济组织系统。在这个前提下,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革路径。
核心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中国布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试点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试点的目标在于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这是农村改革一项重要顶层设计,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重大制度创新。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
这是改革试点的重要基础。核心是探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好农民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
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
这是改革试点的重要目的。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土地等资源性资产,核心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充分尊重承包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对于经营性资产,核心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对于非经营性资产,核心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鼓励在试点中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股份合作的不同形式和途径。
对农民来说有哪些好处呢?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实际上就是把农村的资产折股量化,落实到每一个村民身上,每一个村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股份享受分红、也可以村内流转,继承等。
村民变股民,股份可以持续的产生收益或者变现。
其实通过一个这样制度来监控改革的进度,也说明这项改革确实面临一些难点,改革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核实农村集体资产的情况,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地方的农村集体资产不清晰,有多少东西多少资产村民自己都不知道。如果资产不清楚,就不能谈折股量化,所以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要确认农村成员身份。由于每个村子的历史遗留问题,光这一点就不好确认。分股肯定是分给村集体成员,只有这点明确,才能知道分给谁!
按照什么标准呢?按照户口吗?也要考虑外嫁女、已经进城落户的人口等等。
三、怎么分?确定了身份之后,就可以对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进行改革了!按户分还是按人头分,分多少,怎么分,都需要制定规则。